大医精诚

2008-7-25

 

药王孙思邈

 

[提示: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世称“药王”、孙真人。现为天上药神。他博通经史百家,少年时因病学医,毕生致力于医药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著,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本文节选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一,文中论述了有关医德修养的“精”(技术要精湛)和“诚”(品德要高尚)两个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医生、能量调理师、气功师、还是灵性修理者,甚至各行各业人士,对本文提出的问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语译:

晋代学者张湛说:“古代的医方书是难以精通的,因为流传下来的时间已经很久远了。”现在的疾病,有性质相同,但是症状却不一样的;也有性质不一样的,但症状却相同的。因此,像五脏六腑的充盛与虚弱,血脉荣卫的通畅和阻塞,本来不是只凭耳听眼看就能了解清楚的,必须首先诊察症候。然后再对这些症候加以详细审察。可是寸口脉的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的不同变化,全身气血的循行情况,又有高低深浅的区别。人的肌肤筋骨也有厚薄刚柔的差异。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跟他谈论这些道理。如果对最精微细致的医学道理,用最粗浅的思想去理解它,难道不是很危险的吗?假如实证用补法,虚证用泻法,通利病证使用通利药,阻塞的病证使用补益药,寒性病使用寒凉药,热性病使用温热药,这只是使病人的病势加重。你希望把病人治好,但是我却预见他快要死了。医方卜筮是难以精通的技艺,既然没有神仙传授,怎么能知道它当中的深奥道理呢?社会上有些愚笨人,读了三年医方书,就认为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治病三年以后,才知道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医方可供使用。因此,学习医学的人,一定要广泛深入地研究医学的本源,精诚勤奋而不懈怠,不能听信无根据的传说,就说医学道理已经都掌握了,这样就会深深地贻误了自己呀!

凡是品德高尚的医生治病,精神意志必须安稳平静,没有私欲和非分的追求,首先要有慈悲和怜悯的心意,决心拯救广大人民的痛苦。如果有病人来请求治疗,不能考虑病人地位的高低,家境的贫富,年龄的大小,相貌的美丑,是自己怨恨的人,还是相好的亲戚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聪明人还是愚笨人,都应一律看待,都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为病人着想,不能顾虑重重,犹豫不决,考虑自己的得失,爱惜自己的生命。看见病人的苦恼,就像自己也有这样的苦恼一样,从心里同情他,不要躲避艰难险阻,也不管是白天、黑夜、严寒、酷暑、饥渴和疲劳,一心一意地去解救病人,不能有炫耀自己的本领和摆驾子的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叫作天下苍生良医。与此相反,那就是空有灵魂的大盗。自古名医治病,多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说轻视畜类珍重人,至于爱惜生命,那么人和畜类都是一样的。损害对方,利于自己,在一般活物的情理上都是一种遗恨,何况对治病救人的医生呢!通过杀生来求得自生,那么离开救生就更远了。现在我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所以不用活物做药的原因,的确是因为这个道理。至于那些虻虫、水蛭之类的药物,市场上有早就死了的,就把它买了来加以利用,自然不属于这个范围。只是像鸡蛋这种东西,因为鸡雏还未形成,一定要在很紧急的时候,才不得已强忍慈悲去使用它。能不用这些活物的,就可算才智德行超群的人了,那是我达不到的。如果有人患疮痍、下痢之类的病,又脏又臭,不堪入目,一般人都不愿接近的话,作为一个医生,只能产生难过、同情和忧虑的思想,不能在内心产生一点不愉快的想法,这就是我的心愿。

一个品德高尚的医生,应该随时做到思想纯正,自我检点,看上去庄重严肃,宽宏大量,既不傲慢,又不卑躬屈节,诊察疾病,要专心致志,详细诊察病人的症候,一点也不能遗漏,给药用针,不能有半点差错。虽说疾病应当赶快救治,但在治病的关键时刻,一定不要慌张,应周密审察,深入考虑,不得对生死攸关的问题,轻率卖弄自己高明快速,妄想夺取声名,就太不道德了!再就是到了病家,即使绫罗绸缎到处都是,也不要东张西望;美妙的音乐在耳边回响,也不能表现出高兴欢喜的样子;美味佳肴交替送上,吃着就像没有味道;各种美酒同时都陈列出来,也好像是没看见一样。所以要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只要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整个房中的人都会不高兴,何况病人的痛苦,一刻也没有停止。但是医生却若无其事地寻欢作乐,态度傲慢地以为自己了不起,这是人、神都认为可耻的行为,也是道德高尚的医生不肯做的事,这大概就是当医生的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吧。

做医生的准则,应该是言行谨慎,不能随便和别人开玩笑和大声吵闹,不要谈论是非,议论人物,借以显示自己的名声,诽谤其他的医生,夸耀自己的才德。偶然治好了一个病人,就昂头仰面地骄傲自大起来,并且显示自我赞许的样子,认为自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医生,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是医生们致命的弱点。

因此医生不能依仗自己的医学专长,去专心谋取财物,只应当心怀解救病人病苦的思想,以便在世界众生的生死轮回中,自己感觉是比别人多积了些阴德的人罢了。又不能因为病家富贵,就开一些珍贵的药物,叫病家难以找寻来显示自己的本领。这些做法确实不符合“忠恕”的原则。心怀救世济民的思想,所以我才琐碎地谈了这些道理,学习医学的人不要以为我的言辞粗俗就不予重视。

 

附原文: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衔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唐)孙思邈

image_pdfimage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