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之跪
2006-10-12
在我看来,联邦德国的各党各派及其历届领袖多如牛毛,要弄清楚他们,我从来都觉得一定不是我能办到、有兴趣办到的事。可是,当我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一位众目睽睽之下跪在冰冷石面上的德国总理时,那个跪立着的壮年人的形象,便激发起我的一个愿望:他是谁?我想了解他。
他就是逝世于1992年10月的联邦德国第四任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邦德国杰出政治家之一——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1913-1992)。
已经成为一代经典政治家的经典之举“华沙之跪”,发生在1970年12月7日那个灰蒙蒙、阴冷的上午。这天,按照日程安排,正在波兰进行访问的西德总理勃兰特一行,应该前往华沙格托英雄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Heroes of the Ghetto),即华沙犹太人隔离区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
这是一个很寻常的华沙的冬日,阴森寒冷,万木萧疏。这又是一个对两国人民来说极为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曾是波兰人民不共戴天的敌国的现任领袖将来到这里。
他是何人?他来何干?波兰人民用沉默的目光关注着,这位昔日仇国代表。自从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柏林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期间25年已经过去了,可是波兰人民如何忘记得了,在纳粹德国残暴铁蹄下,那长达近6年腥风血雨的岁月?
来访者就是一年之前,1969年10月21日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的维利·勃兰特。此行前往波兰,他要将他“修好东欧”——与东欧重归于好的外交政策,做一次决定性的推进和突破。
修好东欧,谈何容易
要知道,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当年希特勒想要建立包括欧洲德意志人民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的野心,就是从它的东边邻国开始的。希特勒第一个下手的国家,是位于德国东南部的奥地利。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以极其粗暴的态度要求奥地利政府接纳奥地利纳粹党人入阁,由赛斯·英夸特任内政部长。3月11日,奥地利总统又被迫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总理。赛斯·英夸特一上任,当即在12日签署一项法令,宣布奥地利是“德意志帝国的成员国”,使奥地利成了德国的一个省。
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后,马上将他的侵略矛头对准了“束腰”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几经阴谋策划,威胁利诱,又借助当时英、法两国的暧昧绥靖态度,193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正式被纳粹德国占领,也成为了纳粹德国的一部分。接下来,在与德国比邻的国家中,还没有归属德国的,就剩下波兰一个了。希特勒马上密令制订侵略波兰的作战计划,将其代号为“白色方案”。要求三军在9月1日以前完成作战准备工作。
波兰人民的噩梦就是从1939年9月1日开始的。在前一天,8月31日的夜间,一支德国党卫队化装成波兰军人,在德波边境上制造了一起所谓波军袭击德国事件。随即,德国电台马上播放出希特勒的讲话,希特勒声称德国受到了波兰的“侵略”,他正式向德军下达向波兰进军的命令。
9月1日凌晨4时是45分,德军2,500辆坦克、2,300架飞机,1,500,000兵力,从波兰的西、南、北三个方向同时向波兰发起攻势。在德军闪电战术的袭击下,波兰的军事纺线很快崩溃瘫痪,波兰政府向它的盟国英、法两国请求采取紧急行动。至此,德国东面邻国全线陷落在德军手中,英国、法国于是先后于9月3日正式对德军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这样拉开了惨烈的帷幕。波兰人民的噩运也便从那一年的秋天开始了。
想修好东欧,谈何容易。身为西德总理的勃兰特,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二战结束后,苏联、英国、美国和法国在柏林设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对德国进行分区军事管制。1949年9月和10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先后成立,东西德国才重新得以国家形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从那时起,到勃兰特担任第四位联邦德国总理,以第一任社民党总理结束了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党)的执政史,又是20年过去了。期间,曾是满目焦土、百废待兴的西德,早已走出了战争废墟,创造了国民经济发展“腾飞的奇迹”。在对外关系方面,他的前任在获得西欧各国及美国的信任及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上,业已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在东欧各国人民的心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对于西德的态度,却仍然冰封一面,鸿沟深壑纵横,并未见到什么些许变化。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与民主德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联邦德国的外交地位大有岌岌可危之感。
1966年到1969年,勃兰特担任联邦德国外交部长期间,他更加认识到,要改变联邦德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面貌,避免被孤立的状态,扭转政治外交上的被动局面,在世界上树立新德国的形象,已成为这个国家的当务之急。在那三年期间,他把握时机,同波兰和捷克和斯洛伐克互设了贸易代表机构,并与罗马尼亚建立了外交关系,同南斯拉夫恢复了外交关系,使联邦德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开始有了突破性进展。
担任西德总理以来,勃兰特更要积极地、进一步地实施他的“与东欧修好”的新东欧政策。这就是要与昔日被占领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以及苏联重新建立友好关系,要为去除战争留下的冷战铁幕,熔化凝结在东欧人们心底的厚重冰层,为使联邦德国重新走向世界,打开新局面。
1970年8月,勃兰特先与苏联签署了“关于消除边境武力”的“莫斯科协议”,又马不停蹄,准备12月前往波兰,要在修好东欧的道路上,迈出更重要的一步。1970年12月7日的这天,华沙的天气尤为阴冷,好像特意为总理之行备下了压抑的氛围。这是勃兰特来到波兰的第二天,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他都看到了什么?当迎接仪式上奏起联邦德国国歌时,他看到了波兰人民悲愤的目光和眼里滚动的泪水。他知道,当年的德国纳粹就是在这个歌声中,屠杀世界上的犹太人,屠杀波兰人民的。勃兰特缓缓走上石阶了,面前是巨大的,中部塑有人物雕像的青石纪念碑。沉重的石块,黝黑的人形,犹如代表千百万无辜的死难者向这里默然注目。这里曾经是华沙格托(Ghetto)也就是犹太人隔离区的所在地。
格托
格托,意大利威尼斯的一座岛屿的名字,1516年,那里曾被强行规定为犹太人隔离区。从此这座岛屿之名就成了“特定人种集聚区”——尤其是“犹太人隔离区”的代名词。而华沙这里的犹太人隔离区,应是德军在二战期间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波兰首都华沙,1939年年底时,这里有居民约131万,其中犹太人35万,占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强。当时他们居住在华沙老城的西部。据说那时那里是世界上继纽约之后第二大犹太人集聚地。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占领波兰后不久,纳粹盖世太保总头目海德里希接了“灭绝犹太人”的指令,德军对犹太人的迫害随即升级。他们相继在东欧各地及其德国本土,建起了众多的犹太人隔离区“格托”和集中营。1940年11月间,这块华沙犹太人集聚区的周围也被围起了高墙,架上铁丝网,四分之一强的犹太人,就被圈进在只有城市面积4.5%的土地上。
之后,德军还将周边抓到的犹太人、非犹太人,不断押解到这里,使这里关押的人数最多时超过了45万人。随后,纳粹军队在那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43年4月19日,忍无可忍的犹太人在隔离区内举行起义。遭到纳粹德军的残酷镇压,绝大多数犹太人都惨遭杀害。截止1943年底,被围困在这里的近40万犹太人,几乎全部遇难,犹太人隔离区也随即被德国军队夷为平地。这里的英雄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那次起义中牺牲的人们的。
勃兰特将花圈敬献在纪念碑前。他直立起身体,肃立在无声的石像前,就在他应垂首致意的瞬间,他的双膝却在下行,他跪在了冰冷的石阶上!
他的表情是凝滞的。他看到了什么?也许他觉得他在面对成千上万死难者的尸骨?也许他看到了,他20岁时希特勒上台后,他远走他乡登上了那艘驶往挪威的船。船头上他曾立志,誓与纳粹法西斯不共戴天、战斗到底。他没有能在战场上与纳粹战斗,现在他却要同纳粹遗留下来的仇恨抗争。
这位57岁的反法西斯老战士跪立在纪念碑前了,他的随同人员惊呆了,这个出乎意料,未在日程安排当中的举动,让他们一时手足无措。而在周围的波兰官员和群众,却为这突如其来的举止深深地感动了。一时,愣住的各国记者们,在短暂的愕然之后,随即让闪光灯交错辉映起来。旋即,一位跪立在冰冷石阶上的德国总理的形象,就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二战战后世界历史上意义重大的瞬间定格。在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心头激起了强烈的、亘久的震荡。
从此,在深深受过德国纳粹铁蹄蹂躏的东欧人民心中,德国人不再只是兽面冷血杀人不眨眼的纳粹屠夫,在他们的心中,从此便会、而且永远还会跪立着一位德国人,那是一位真心为自己的民族赎罪,真诚地向曾被奴役的国家请求重归于好的德国总理。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在此,勃兰特总理为德国战后历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章。“华沙之跪”也成为一座联邦政府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重要的里程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晚,勃兰特在两国外交部长的陪同下,与波兰首相顺利地签署了关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纲领性文献——“华沙条约”。条约中正式承认二战后的奥得尼斯河为两国间的边界,宣布双方“彼此没有领土要求,今后也不会再提出领土要求”的决定。
其后他在华沙电视台发表的讲话中说:所有的死难者撕痛我们的心,对他们没有人不会不悲伤的。他还说:对历史事实的回避会给人造成错误的想象。要面对历史就不能容忍那些还没有得到满足的要求,也不能容忍“秘而不发”……我们必须将眼光放长,将道德作为政治力量看待。我们必须将不合理的链条剪断。为此,我们不是要砸碎某种政治,而是要建立一种理智政治。
“在德国近代史的压抑下”,勃兰特后来对他华沙之跪的举措时提到,“面对百万受害者,我只做了,在语言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有外国评论家还这样写到:“他没有必要下跪,而他却为那些应该下跪,而没有下跪的人,跪下了。”
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即时举动,在当时的德国国内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明镜》周刊举行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只有41%的人认为他的举动是适宜的。许多人还将勃兰特指责为“不要祖国的家伙”。然而,东欧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却通过这位总理看到了“另一种德国人”的形象,这是一个要为“第三帝国”制造的残暴行径真心赔罪,一个要以诚意与受害国重修于好的形象。
诺贝尔和平奖
波兰特华沙之行的10个月之后,1971年10月20日,这天联邦德国议会正在对1972年国家财政预算进行激烈的辩论。突然一阵铃声传来,议会主席请求大家安静一下,他要向大家宣布一则最新消息。接着,主席先生向全体议员宣布了一份他刚刚收到的电报:联邦总理维利·勃兰特获得了1971年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顿时全场掌声雷动,在会的议员们,包括反对党在内,全体起立,向勃兰特致以了长时间的热烈地鼓掌。勃兰特由此成为获得这项奖项的第四位德国人。
诺贝尔基金评定委员会为他写下的获奖理由是:联邦总理维利·勃兰特,作为西德政府领导人,为实施与旧日敌国重归于好的政策,以人民的名义,向旧敌伸出了和好之手。他以美好的心愿,为欧洲和平打下重要根基,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年年底,勃兰特还被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为1971年年度的国际人物。
30年过去了
2000年12月6日这天,德国施罗德总理也来到了格托死难者纪念碑前,这次他是为纪念“华沙之跪”30周年和“华沙条约”签订30周年专程前往波兰的。
施罗德在“勃兰特纪念匾”揭幕仪式以及“维利·勃兰特广场”命名仪式上,以及在其他重要场合下,面对波兰领导人及民众,面对华沙的“维利·勃兰特德国学校”的师生们发表了多次讲话。他说:30年前,维利·勃兰特铁膝成道义,“它不仅对我个人来说,是个感人肺腑的一刻,在德波两国关系史上,同样是感人肺腑的一刻……维利·勃兰特的东欧政策,是对历史问题的正确回答……我们今天再次相会在这个日子,这个日子不仅与30年前的那个日子有关,这个日子还是我们两国开始走上共同未来的标志。”
正如施罗德,高度颂扬的那样,“华沙之跪”,将永远是德国政府“面对历史,承担责任的象征”。那个格勃兰特纪念塑像,也会同华沙犹太人隔离区英雄纪念碑一起,永远……永远矗立在两国人民心中。
(文章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