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隐禅师(上)
2014/7/12
有位高人说:修德的最高境界是忍辱负重。确有人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日本有个白隐禅师,有一对夫妇在他居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这对夫妇有个漂亮的黄花闺女。后来店主夫妇发现自己家女儿的肚子慢慢大起来了。她还没有对象,更没有结婚呢,怎么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父母因此非常震怒。父母一再逼闻她,女儿起初不肯说出那个男人是谁,最后终于说出来,说那人是白隐禅师。
店主夫妇怒不可遏,寻找白隐禅师论理.但是白隐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
店主的女儿生下的婴儿,就被送给了自隐禅师。这时候,白隐名誉扫地,但是他无所谓,只是非常细心地照料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要的奶水和其它的用品,当然常要遭遇到白眼,或是冷嘲热讽。白隐却总是处之泰然,就仿佛他是受托养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年轻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人,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要求将孩子带回去。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没有表示,也没有乘机教训他们。他只是在交还孩子的时候,轻声地说道:“就是这样吗?”彷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像微风一样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禅师,是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因此受到乡里居民的称赞,认为他是一个可敬的圣者(张掌然编著《交际艺术品评》)。
这则故事很耐读,白隐禅师本是清白之身,却一而再、再而三遭遇到突如其来的诬陷和污水,一是置他于“死命”的“通奸”之事,二是把孩子推给他养,三是在屈辱中挨家挨户地乞讨奶水和用品。对于一个禅师来说,这一切何异“天崩地裂”一般使他名誉扫地,狼狈不堪。然而,他真是修炼到家了,受人诬陷,泰然处之,一再蒙辱,不屑争辩……真是老子所说灼“大白若污”了。
无论是受诬陷,或是“平反”时,还是受到人们的尊重,他都是我行我素,安然恬然,这不就是“宠辱不惊”吗?整个过程中,无论理解他,还是不理解他,他只是淡淡重复地说了这样的话:“就是这样吗?”这又真是如老子说的,“道之出口,淡若无味”了!我们可以想到,在这个人的内心深处是洗心易虑,涤除玄览,忠厚自重,耻言人过,何等深厚的修养,何等年深月久的修养。
再看那店主一家,女儿由忍心诬陷别人,到不忍心而说出真相,是禅师给了她转变的勇气和力量,是善人让她的良心重新发现。这一过程也深刻地教育了她们一家人和同乡的人。
唐朝高僧寒山与拾得两人曾有这样的对话。
寒山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又如何处之?”
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
——摘自姚淦铭著【再说老子与百姓生活】
附录:
一、人物简介
白隐慧鹤(Hakuin Ekaku,1685-1768或1686-1769),日本僧人、艺术家和作家。人们通常尊称其为“白隐禅师”。
白隐慧鹤,出生于江户时代中期,是佛教里临济宗的中兴祖师,被誉为“五百年间出的大德”。白隐慧鹤喜近大众,不以地位身份来说禅,他的禅是民众化的禅。意志方面,他却是个坚毅的人,禅风峻烈,有不容易接近的地方,反而皈依者众多,许多俗人来参学。他对于临济禅的复兴业绩昭昭,是日本佛教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禅师。
白隐禅师别号鹄林、谥号慧鹤,骏河国人,1699年在乡里的松阴寺出家,十七岁其师单岭圆寂,随后即游历诸国,并曾师事沼津大圣寺的息道、美浓大垣瑞云寺的马翁以及伊予松山正宗的逸禅等。后于1708年又到越后高田的英岩寺修行。当时白隐禅师以为已经达到开悟解脱的境界,而感到非常得意自满。直到一次偶然的机缘下认识了信州饭山的正受老人(道境慧端,1642-1721),才慢慢地从参禅之中,了悟自己的慢心,并加以彻底反省改过,终于如实地达到大彻大悟之境。大悟之后,他仍然留在正受老人之处,学法八个月,才离开信州,继续他的云水生涯。
禅师五十岁至八十岁,弘法于关东及中部地方。八十岁示疾,后事托于弟子遂翁。又以东岭、遂翁、大虫、苇津等诸弟子的协助,开大法会,集众七百余人。八十二岁恢复康健,经过箱根至江户,教化多人。八十四岁元旦,祝词云:“逍遥龙泽最峰顶,今晓特张旧厚颜;八十老僧正逢岁,生僧只手音声关。”
“三日前不能予知病人之死者,不是良医。”可是他自知了,十一日晓天睡着,忽然大叫“哞”的一声,而逝。
由于白隐禅师不慕名利,所以终老都住在乡下的小庙里,以写作和说法来,渡化众生。他的著作有《语录》(一〇二卷)、《槐安国语》、《远罗天釜》、《夜般闲话》等等。在他的自传《壁生草》一书中的水墨插图也展现禅师个人的独特的意境。而他的门下如东岭圆慈、峨山慈掉等,更是个个才智出众。
二、生平事迹
有一则家喻户晓的关于天堂地狱的公案,就出自白隐禅师之处——日本著名的武士信重惑于天堂地狱之说,特向白隐禅师请教。
信重问:“真有天堂和地狱吗?”白隐问他:“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一名武士”,信重颇为自傲地回答。白隐漫不经心地说:“武士?看你的面孔和乞丐有什么区别?”信重听了,气得拔出剑来!
“地狱之门由此打开……”白隐缓缓说。
信重心中一震,当下有所悟,遂收剑向白隐深鞠一躬。
“天堂之门由此敞开……”白隐欣然说。
历史上对于白隐禅师大彻大悟的公案有许多非常详尽的记载。
三、大彻大悟之大道
十五岁即入佛门的白隐禅师,就在十九岁那年,因为一个修行的疑问百思不得其解而深感苦恼。这个疑问就是有关中国唐代高僧岩头和尚被盗贼斩首的传说。
岩头和尚生前经常对弟子们说:“当我死的时候只有一声哀鸣。”果然,当盗贼要砍下岩头和尚的脑袋时,只听到他大叫一声,据说声传数里之外。白隐禅师对这个传说感到纳闷。如果连岩头和尚这样的高僧都无法避免被盗贼斩首的厄运,那么大概自己也难逃地狱果报吧?想着想着,竟然在心里浮起了想要还俗的念头。
然而——不久之后,他遇到了美浓瑞寺的马翁禅师。这天正值瑞寺,定期晒经书的日子。
白隐禅师于是在马翁禅师面前下了一个赌注。他将闭着眼从这数百本经书中挑选一本出来。如果选中的是一本儒学经典的话,他就要立志成为一个儒者,反过来说,如果是一本佛经的话,他仍然在佛道上修行。这就是他的赌注。
我们常常会问:“这样好吗?还是那样好呢?”而在心中犹豫不决。从小处而言,例如今天中午该吃烩饭好呢?还是吃拉面好呢?从大处而言,例如该向公司辞职好呢?还是留职好呢?乍听之下似乎吃饭和辞职与否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其中存在的迷惑性质是相同的。
因此,在迷惑的时候如何是好呢?这时我认为与其进退两难犹豫不决,不如以抛掷钱币或骰子的方式,来作为取舍的标准。
可是问题又产生了。“等等,再丢一次看看吧!……”如此这般地对于结果不能下决心去实践,反而只有使事情更陷于难以取舍的困境。可以说,这样的人是最为优柔寡断的。
人的一生只能活一次,所以无法事事随心所欲,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得不到的东西愈是贪求,就愈增加内心的痛苦,结果徒劳无益。
因此,奉劝各位最好在下赌注之前,就必须先死了一条心。如此一来当骰子掷出后就不会发生“等等,再试一次吧!……”这样犹豫不决的事情。可以说难以取舍是因为不能断念的缘故。
“息心断念”这句话在佛法中还有“了解真理”的含意,向一对痛失爱子而终日哀声叹气的夫妻,说明人死不能复生的真理,使他们明白而断念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当一个人心中的贪、瞋、痴等念头消失,也就等于已经开悟。因此白隐禅师的赌注,其实含有无限的禅味于其中。
那么,赌注的结果又如何呢?
白隐禅师选中了一本名为《禅关策进》的书,很明显,这是一本禅书。乃是中国明代的袾宏编纂的一本综括了禅宗祖师传记、语录以及种种学禅者读的经论总集。
“赌注”虽然是从一“偶然”中求得结果,但是如果下赌注的人早已断念(觉悟),那么这里“偶然”也将成为“必然”吧!白隐禅师应该早就有这样的觉悟,所以他可以毫不迟疑地毅然向禅道上努力迈进。也由于这次的赌注,才得以造就一位伟大的禅师。虽然故事颇富戏剧性,但也令人不由得替他捏了把冷汗。
白隐禅师与正受老人的邂逅也是属于一次偶然的机缘。当时二十四岁的白隐,正是生起强烈的慢心之时。在越后高田的英岩寺里,白隐废寝忘食地精进坐禅。某夜,当人入定之时,因为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而豁然“开悟”。他当下不假思索地大叫:“岩头和尚依然健在!”
岩头和尚是我们在前面提过的唐代高僧。这积存在他心中数年之久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不!应该说是他自己这么认为的。因此他很自责地说:
“三百年来未有如我一般痛快的了悟者了!”
这样的口气宛如一个山寨首领一样。这可以说是一种大我慢心的作祟。然而,就在白隐禅师生出这样的骄慢之心时,又让他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认识了一位名叫宗格的游方僧。从宗格的口中得知信州饭山的正受老人,于是便动身前往信州。
白隐初见到正受老人之时,一面陈述自己的见解,一面摆出了一副了不起的模样。正受老人对白隐陈述的见解,毫不客气地以左手做出凌空抓取然后丢弃的动作,说道:“简直是一堆狗屁不通的东西。把你真正看到的东西拿出来吧!”
说罢,又伸出了右手接着道:“如果有的话就吐到这里来吧!” 白隐禅师做出呕吐的动作。
老人马上又接着道:“如何见得赵州的‘无’字公案?” 白隐禅师一说完,老人随即用手捏住白隐的鼻子用力一拧,然后拉着一边转圈子一边说:“你的‘无’我还是可以抓得到啊!”老人一语道出了白隐的贡高我慢。
正因为这次契机,白隐遂留在老人身边学法。老人形容白隐禅师是“狗屁不通的死禅和”,丝毫不加以认同。白隐就这样常常被痛斥得体无完肤,一边展开他的精进苦修。
有一天,当白隐外出托钵,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口。这家屋主拒绝供养,可是正在思考公案话头的白隐,并未留意而依然呆立在门口,惹得屋主火冒三丈拿起扫帚猛打白隐一顿,使得他当场便晕了过去。
等到白隐恢复神智之时,已经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了。看到醒来的白隐,正受老人即说道:“汝已彻悟了。”
白隐禅师在正受老人处学法,仅有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却得以窥知禅的堂奥,可以说如果没有正受老人,就没有后来的白隐禅师。如此看来,在一次次偶然的邂逅里,其实是蕴藏了不可知的玄机吧?
(待续)
(文章来源,地藏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