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学挑战的意念力(下)

2010-2-22

 

 

三、奇妙的思维传感

思维传感也叫“心灵感应”。简单地讲,思维传感就是两个“意识”之间不用任何语言、符号的一种直接沟通及交流,而这种沟通和交流有时是在一定距离上的相互感觉,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的双胞胎身上。

据英国 SCIFI电视台编辑出版的《意识的潜能》一书中介绍:有一对名叫简和苏的孪生姐妹,她们一个住在澳大利亚,另一个住在英国。有一天,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苏怀孕后意外流产,这不仅造成了她身体上的痛苦,同时更造成了她心灵上的悲伤。与此同时生活在英国的简,很快就感觉到身体极度不适及心烦意乱,她马上预感到自己的姐姐发生了什么不测。通过给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苏打电话询问,这才知道地球的另一边所发生的事情。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一对名叫艾里克和托米的孪生兄弟身上,他们俩一生下来就被分开在相距很远的两个城市,而且彼此在38年中没有过任何的联系。但他们在一次偶然的相见中却突然发现,俩人都蓄着完全一样的胡须、戴着完全一样的金属框架眼镜、穿着完全一样的裤子和夹克衫。

就在前不久,我国北方城市沈阳和南方城市广州,同样也发生了一对孪生兄弟远隔千里同发癫痫病的怪事。据2004年12月《华商晨报》报道:这两名分别叫大刚和小刚的孪生兄弟今年23岁。17岁时兄弟俩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上学。一次小刚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时突然晕倒在地,很快哥哥大刚也开始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出现了与弟弟相同的症状。后来哥哥到广州某大学就读,而弟弟仍然留在沈阳做起了生意,但只要弟弟在家中发病不出5分钟,哥哥就会像被无线电遥控一样在广州发病。

 

2004年11月20日,父母将哥俩送入广州空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经检查兄弟俩右侧大脑同样部位均有一癫痫病灶。手术后兄弟俩的癫痫症状目前已完全消失,但据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唐运林介绍:这是他们手术治疗的第三对同时发作同样症状的孪生癫痫患者,他们的病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虽说采用现代化的医疗手段治愈了病症,但对于他们异地感应同时发病的这种迹象,今天的现代医学还是无法解释。

另据《今日欧洲报》消息:国立墨西哥大学精神物理学教授格林贝格经研究发现,在热恋的情侣中,也有心灵沟通的现象发生。他们在实验中,让几对情侣面对面坐着、集中注视对方的眼睛几分钟并不许说话,然后在他们的头上放一个装置用以记录他们的脑电波,最后将每对情侣中的一人分隔在一间房内,另一人在外面并被用强光或适度疼痛的“电震”刺激。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做出相同的大脑反应,尽管他们并没有看到对方所发生的刺激。

格林贝格教授认为:“我们的实验显示,爱情能够以违反常规科学的方式,通过精神的力量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当然这种现象并不特别局限于情侣之间,在朋友之间也能记录到这种现象,但在热恋中的情侣内心深处,精神反应却是最相似的。”

 

四、不可思议的意念致动

如果我们用大脑思维产生的意念力去移动在没有任何身体接触情况下的物体,那么这种神秘的现象就叫“意念致动”。早在20世纪 30年代,从事心灵感应研究的著名专家约瑟夫·班科斯·莱恩一次意外地听说,有一个玩钱的赌徒能够用想象控制骰子的打点,而且几率很高。这个消息立刻激发了莱恩的研究兴趣,他马上将这名赌徒请到了北卡莱罗纳州的杜克大学,在那里进行了一次严格的投骰实验。经多次科学检验,莱恩终于证明意念可以致动这个事实。然而,以上实验很快就遭到许多科学家的质疑。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院曾做过一次用意念将物体拉近的实验,其内容是将两面镜子相对而立,再用电子监测仪严密监视两面镜子的距离变化,然后随机找人用大脑想象使两面镜子距离缩短。在科学家们进行了几千人次的实验之后,发现镜子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虽然只是移动了微乎其微的几万分之一厘米,但镜子的距离确实是在靠近。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1988年也做过一次意念致动的实验,其内容是让某些人用意念使三里外实验室的万分之一和十万分之一的两个天平出现摆动,据说也获得了成功。而南京师范大学的李丰、钱秋明等四位研究人员,他们也用CT3直流高斯计测出受试者用意念使其摆动的数据。

向现代科学挑战的最大之谜,是发生在俄罗斯一名叫尼娜·库拉基娜的家庭妇女身上。据列宁格勒大脑研究所的心理学家L·L·瓦西里检测,她能够不借助身体接触用意念的力量移动玻璃板下面的物体。实验过程中,安装在尼娜身上的医学仪器检测到此时她有些失重,另外发现她的脉搏和血糖反应竟与一个处在紧张状态下的人反应完全一致。这个实验尽管有录像为证,但多数科学家还是持否定态度,也有人认为是魔术表演。

 

五、如何正确地看待意念

在这里,我们首先应该肯定的是意念力也是力,它是一种携带有大量信息的特殊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讲过:“意念力实是大脑作用的一部分,人脑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而在国外,有人称意念力,谓人体的第六感觉,或叫超感觉力。精神病学家费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意识与下意识两个部分。前者分量很小,它仅代表人格、外表;后者分量很大,在它里面隐藏着巨大的潜力。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又将费洛伊德的下意识,分为浅层个体无意识和深层集体无意识两个部分,但在这个无意识里储藏着种系发展进程中的大量信息,而这个无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念力。

早在上个世纪的197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神经生理学家艾克乌斯,在总结了他多年研究意念问题后大胆地提出:人体中有一个完全独立于大脑的“自觉神经”,而大脑只是它的物质工具,这种“自觉神经”我们可以认为它与宗教提出的“灵魂体”相似。著名数学家纽曼博士也曾提出过一个震惊世界的理论,他认为意念力是一种非物质的“识我”,而这个“识我”控制着肉体的大脑和遥控着其它物体。近年来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在智商、情商以外还有一个“灵商”。而在智商和情商的运转中,灵商构成其必要的基础,它里面包含有众多的信息和潜力,它是我们最高的智慧。

 

近30年来,大脑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观察的一定手段,现已有大量生物学家、特别是神经生物学家开始利用脑部扫描和电子仪器试图揭开“意识”与人体之间的对话。然而意念究竟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它又是以何种方式传播?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力量?这些问题至今仍还是个未解之谜。

实际上,人类对意念的研究,早在启蒙运动时代就已开始。18世纪时,法国自然主义者奥费鲁瓦·德拉梅特里在他所著的《灵魂的自然史》一书中就提到:思维产生于人体,特别是大脑组织。而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正常。然而,他的这种思想很快就遭到众多科学家和神学家们的反对。

意念与大脑之间的关系问题历来就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从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提出:物质的肉体中存在一个非物质的灵魂时是这样;到350多年前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儿提出:大脑与意识的“二元论”时也是这样;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是这样。意念,在科学上确实是个很难解释的问题,因为它完全是主观的、不可思议的,它的很多现象违背了当代科学理论和常规。

对意念方面的研究探讨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有些人不敢面对现实,采取回避的态度;也有些人采取压制和反对的态度;更有人视它为伪科学,说它是迷信或魔术。这些人根本不承认有意念力,硬是将精神和物质分开来看,不认为意念是大脑活动的产物,更不相信所有违背科学的种种神秘现象。

 

在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对人体生命信息的研究可谓是刚刚起步,而大脑,作为宇宙中所知最复杂的组织结构,更是知之甚少。美国逻辑计算机公司创建人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曾经说过:“在计算机和太空旅行的时代,我们对于自身大脑的有些认识就像古人将地球视为平地一样错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当前发生的许多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中,大多都是以人的意识活动为其特征。而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最缺乏的就是对人类精神意识的正确认识。

我们知道,不管什么理论,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现,理论也要发展甚至是彻底的更新。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没有永恒的理论,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它逐渐发展和成功的时期,经过这个时期以后,它很快就会衰落。但如果我们固守传统陈旧的理论规范,不去发展和打破,那么我们将会被历史所淘汰。”科学是追求真理,尊重事实的。对于一些暂时无法解释或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去认识、对待它,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去研究、探讨它,而不应该回避或盲目地反对它。而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只有这样,科学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实际上,在宇宙中,我们人类除了对自身和大脑的认识还不够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谜团没有解开。然而科学不正是在人们曾认为不可思议的那些现象中开始探索前进的吗?如果我们一直不敢和传统的理论观念提出挑战,那么人类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科学和社会也就永远无法发展进步。

当前,有许多科学家认为:对大脑意识问题的研究探讨,很可能是自然科学中最大、最难的课题。然而对大脑意识问题的解剖和认识,也将是我们人类智慧升级的重要前提!(完)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image_pdfimage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