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千金散尽济众生

2014-1-7

 

【提示: 很多时候,邵逸夫并不是以一己之力来捐建教育项目,而是用一部分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和公共资金参与。这样一种“抛砖引玉”及“四两拨千斤”的慈善模式,体现了最大化产出的企业家精神,引导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邵逸夫先生

 

1月7日,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邵逸夫驾鹤西去,享年107岁。国人念兹在兹者,不仅在于他一手创办的影视王国(邵氏电影和香港无线电视)冠绝亚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更在于他回报社会的济世情怀,其中以他名字命名的“逸夫楼”可谓家喻户晓。截至2012年,邵逸夫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达6013个,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从社会贡献的角度,可以说,邵逸夫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他的影视公司培育了多少耳熟能详的明星,并不在于他制作了多少部脍炙人口的影视剧,而在于他的慈善事业。邵逸夫以他的身体力行,诠释了何为真正的慈善家。

什么是真正的慈善家?简而言之,它应该是慈善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结合体。慈善家的“家”代表的是企业家,即将企业家精神融入慈善事业的那个人。一个企业家未必是慈善家,而一个慈善家则一定是企业家。按照邵逸夫的说法,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成为慈善家,他本人无疑就具备这样的最高境界。事实上,邵逸夫最成功之处,正在于他将企业家精神带进了他的慈善事业中。

 

中国至少有458所学校有逸夫楼

 

慈善事业中的企业家精神至少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钱往哪里去。就前者而言,企业家通过创新和冒险精神,在市场经济中合法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积累巨额财富,成就行善济世的基础。邵逸夫具有这样的基础,并且通过慈善事业,也不断壮大这样的基础。事实证明,邵逸夫资助慈善公益并没有影响其资本扩张。1985年,邵逸夫大举捐赠的第一年,资产为33亿港元;5年后,其资产就达到85亿港元,名列香港富豪第八位。如今邵逸夫的总资产逾200亿港元。全国各地的逸夫楼,可谓邵逸夫产业最大的形象广告。邵逸夫用他的企业家精神,凝聚起最大化的慈善资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慈善精神并不简单等同于“做好事”。毕竟,就算是亿万富豪,如果仅仅满足于“做好事”,也有山穷水尽、力不从心的那一天。

 

就“钱往哪里去”而言,慈善事业中的企业家精神,意味着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慈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而这正是邵逸夫将慈善资金重点投入教育事业的原因。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就是最好的授人以渔。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邵逸夫并不是以一己之力来捐建教育项目,而是用一部分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和公共资金参与。这样一种“抛砖引玉”及“四两拨千斤”的慈善模式,体现了最大化产出的企业家精神,引导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然,邵逸夫有让其企业家精神长袖善舞的慈善平台,那就是他的“邵氏基金”,这让他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的慈善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参与慈善的使用过程,确保使用效果。毋庸讳言,内地的慈善事业,还缺乏让企业家精神充分涌流的制度平台。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image_pdfimage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