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会(一)

( 2012-8-17 )

【提示:《西游记》 “真假美猴王” 的故事在本网站登载后,我们收到网友和灵性修炼的朋友们发来的邮件,大家各抒己见,畅谈这个故事带给自己的启示与感悟。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登载这些读书体会,与大家分享。】

修行不可二心

真假猴王的起因是,八戒肚饿赶马,致唐僧脱离队伍,路遇劫道。悟空劣根不改,杀了两强盗。唐僧责备悟空,悟空自大狂妄,心生不睦,造成了师徒间面是背非。团队的不和谐、出现了裂缝,令善聆听的六耳猕猴有可乘之机。

西天取经这一宏业,须依靠取经团队的上下一心、各尽所能才能完成,师徒四人与白龙马缺一不可。取经的过程就是炼金的过程(修行的过程),除去杂质(习气)令金子(心性)更发亮。如果团队出现问题,应互相协调而不是互相埋怨,及时地帮助队员改错,化解队员间的误会,修补团队裂缝,那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而成为炼金之火。一个好的团队,能让队员之间彼此学习、互相提醒与激励,慢慢就能改掉各自的习气,共同进步。这样的团队才能经得起考验,使命才能圆满完成。

文中说到六耳猕猴变身成悟空,归队不成便打伤师父,抢走通关文牒,自组一支取经的团队。其实那何尝不是悟空的一个潜意识,六耳猕猴就是悟空的第二个心。保唐僧和替代唐僧,这二个心纠缠斗争已久、不分胜负,连菩萨的慧眼也无法分辨,直到在如来座下才分出真伪,由悟空亲手把自己的第二个 “心” 清除。这二心不仅悟空有,修行的人时常也会升起,所以要及时清除二心,只有一心才能不断精进,也只有一心才可能抵达彼岸。

( 中国 )   黎 明   

 

为何出现六耳猕猴

《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末段: “中道分离乱五行,降妖聚会合元明。 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

通过对《西游记》三回的阅读,我领悟到一个有心寻道的修行者, 必须先要放下六识: 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道心才不受干扰。这六识,是我们来到地球后, 元神被污染的结果。

故事中师徒原来是为了同一目标前往西方取经, 降魔妖,以救苦难众生。可是当 (修行) 路途中, 遇到外界有事件发生时, 师徒各人的 “凡人” 私心显露, 未放下六识,被污染的心主导了发心修道的心。接着,发生了不和谐, 不协调, 不同心, 以致炼不成丹,修不成道。此时,假猴王便乘机出现, 干扰我们的修道之心。

通过阅读,我反思到:悟空不尊师, 做错事后不听师父教诲, 忘恩负义, 忘了师父救命之恩, 以致被师父赶走。 其实, 上天已经安排了一切, 一个修炼团队中, 每人有各自的角色, 缺一不可完成任务。一个修炼团队就如同人的身体, 身体各部分要同在。所有人向着同一目标前行, 放下凡心, 才可一同走上修行之道。若其中任何人有私心出现, 易产生不和谐,如同身体不协调,便难以修行成功, 完成使命。

( 中国香港 )  沈秀玲  

 

西游记/第56-58回读后感

阅读完后,有以下感想:

1)凡事必有因。每件事情的发生或事件的发展,都有因果和助缘在其中。假如大圣不是错杀两个贼首,后又把老杨的儿子杀死, 唐僧不会赶走大圣。这样,唐僧就不会被六耳猕猴所伤并抢去行李。反过来看,若事件不是如常发生,又怎会知道,有只六耳猕猴假冒大圣要去取经呢?一切事件的发生,是有它的因由,实在分不清楚是好是坏,是错是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每件事情都传达其讯息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唯有我们事事做好自己,遇到困难,只要有正知正念,必能安然渡过。

2)书中有句 “心有凶狂丹不熟, 神无定位道难成”。若不修心、不持戒定慧,行正道的话,纵使有像大圣般的法力和神通,都难成大器;假若定力不够,反为走偏,就会误入恶道。所以大圣作为大徒弟,除了保护师父唐僧外,在取经路上所遇到的险恶,都是磨炼和学习的修炼道场。

3)真假神魔,凡人难以分辨。六耳猕猴跟大圣,连唐僧和菩萨也难分辨,唯有以佛的智慧才能识破。当佛说出六耳猕猴的本像,猕猴就心惊,跳起来就走。所以,虽说魔高,但邪不能胜正。 魔都有其软肋和弱点。

4)虽然二人的外表真假难分,但本性不能冒充,因此,每人都是独一无异的,邪魔难以假冒善良。真正的大圣已皈依佛门,保护师父取经,又怎会变脸发怒生嗔,打伤师父呢?另外, 邪魔以荒谬颠倒黑白是非,如假猴王在水帘洞念师父的关文,自己去取经,又说另选个有道的真僧去取经……,一番谬论和大逆之话,又怎会是一个修道者所说的呢?只要保持正知、正见、正觉的心,一切邪魔终能识破。

( 中国 )  梁晓辉  

 

image_pdfimage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