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习录》之分享

(2022-3-16)

一、

大同师尊非常重视《传习录》的学习,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传习录》。阅读500年前的古文,对我们而言还是有难度的,正确理解原文更加困难,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在新的一年里,我计划重点阅读《传习录》,也将在学习中的收获分享给诸同修。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的,敬请各位师兄、师姐们斧正。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朱熹)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相违背)?

先师回答: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指朱熹《大学章句》第一章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徐爱认为朱熹对《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特定的道理”,这似乎与阳明先师的学说相抵触。

先师说:在万事万物上探究最崇高的善,就是把“義”看成外在的东西了。最崇高的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达到“至精”、“至一”的地步便是最崇高的善了,然而也沒有脱离事与物。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所说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的说法是很对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阳明先师一直很困惑,在阅读朱熹学说时,很多辨思不断涌现。37岁那年,先师开悟了,超越朱熹学说的“阳明心学”诞生了。这是对一千多年来儒学的拨乱反正。先师认为无论怎样“格物”、“致知”,其要点都应该摆在心上,而不在事事物物之上。即求知先要向内,而不是向外。先师年轻时格竹子的实验失败了,因为当时他是按朱熹的方法去格物,是对外在的事物下功夫,而不是向自己的内心下功夫寻找良知。

虽然这个问题在500年前先师那里就已经解决了,但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我们在学习中并未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教育是教人们两眼向外去求知,我们平时学习也是向外求索。

外求的确给人们带来了现实便利,飞船可以上天,飞机、高铁可以缩短两地的距离,也带来了物质丰富。然而科学快速发展、物质丰富的同时,因人们道德的沦丧,造成社会危机或人类生存危机的出现,便是只向外求不向内求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人,应该首先具备良知,既对宇宙大道有基本认知,也对社会具有善意。这样的人,才可能成就“立德、立言、立功"的真三不朽。

二、

阳明先师:“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顶外面添一分。以此存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先师通过论忠、孝来阐明“心即理”的道理。如果仅仅是为了忠、孝的義务而侍亲、事君,不过是外在的、在事事物物上“格物”而已;只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忠孝才是自然的、合乎心性的。只有这种本性才是真实的、难能可贵的,这就是“天理良心”之所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探索外在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不可或缺的行为。这是我们积累常识、发展生产力所必需的。人的一生就是认清事物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是向外求“理”的过程。结果便有了生产力的发展,有了机械化、智能化,有了上天入地的工具。

但若要真正认清事物的本质,认清人、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参透“三生万物”的真象,则必须从自己的心性着手,必须向内求。若要达此目的,则必须去除内心的私欲。阳明先师做到了,所以能够开悟、能够“此心光明”;佛主做到了,所以能参天地之机、能察三千大千世界;老子做到了,所以能知万物皆为道生德养、能知人必须法地、法天、法道……

可见,内求以见自己的真性,才是个人获得最终自由、得明天理的唯一正途。

去除私欲、舍小我求大我的方法,早、晚课中已有明示。大同师尊之所以一再强调重视早、晚课,正是指给我们一条真修的坦途。

许沪宁

2022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