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2019-5-15

王阳明的良知说与《大学》《孟子》一脉相承。

良知是什么?就是知善知恶知有知无的知。这个知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内容。

我们说糖是甜的盐是咸的水是无味的,这些都是知的内容。这些内容自己是不能知的,糖不知道自己甜,盐不知道自己咸。

而知的能力本身又是没有内容的,没有甜与咸的载体,知也不会突然自动地觉甜觉咸。

这个没有内容的纯粹的能力就是良知。它什么内容也不是,但什么内容都要依它而呈现。有或者无,是或者不是,对或者错,迷或者悟,都要依这个能力而建立。

这个良知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用。为啥?

因为普通人喜欢跟着内容走,忘了良知的存在与属性。比如多数人喜欢明白或者拥有真理,“不明白”,”不懂”会让我们觉得沮丧,以为我们得不到,或者欠缺了什么。但是对良知来说,明白是内容,不明白也是内容,良知根本没有被掩盖,也没有丢失。

大学的致知,孟子的尽心,阳明的良知,都是告诉人那个最根本的能力一直在那里。

在这一点上,儒学与各种正能量宗教没有什么不同。

但接下来就有差别了。

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对良知的态度。比如佛教里的禅宗向高处走了:没有不是真心的,只要你明白了,就一切相没有差别。但这确实是对上根之人所说,因为能一闻即悟的,一定是苦心求索寄命于斯的大器。对于普通人,这样说的结果往往是“太好了,那我就爱咋地都行喽”—–不但没有向上打开,反而成了向下的借口。再比如其他宗教里对良知的神化,一切行为要向神或者神的代言人负责。

但儒家不这样。儒家把良知与人的日常行为结合在一起:能克服自己的小我,利他而行,就是良知的体现。行不出来,良知就不是实际受用。行得出来,良知就是实际。你明白或者不明白,拜神或者不拜神都没有关系。这就是知行合一。

有些不明所以的学者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是因为中国人太世俗。其实根本不是,中国人没有宗教的形式,但是宗教得最彻底,完全跟生活融为为一体了,而且推广得最好,全社会尊崇,所以不需要外在形式,不增加生活之外的负担。

做到没做到,扪心自问就行。

在这一点上,儒学确实没有禅宗那么高妙,但是实实在在,也避免了高谈阔论的负面影响,因此更适合多数人。

王言之 

2019-05-10

image_pdfimage_print